冷挤压套筒主要用于钢筋无法转动或空间受限的钢筋连接场景,核心适配装配式建筑、桥梁、地下工程等对连接可靠性和施工便利性有高要求的结构,具体使用位置如下:

一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(核心场景)
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的钢筋连接多为“对接式”,且构件安装后钢筋无转动空间,冷挤压套筒是主流选择。
1.预制剪力墙连接
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(如Φ16Φ25)在层间对接时,套筒预埋在下层剪力墙顶部,上层剪力墙钢筋插入后通过挤压机挤压套筒,实现钢筋机械连接。该位置需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剪力,冷挤压的高承载力(抗拉强度不低于钢筋母材)可满足结构安全要求。
2.预制柱连接
预制框架柱的竖向钢筋(常为Φ22Φ32)对接,套筒预先埋入柱端,安装时钢筋插入套筒后挤压,适用于柱与柱、柱与基础的连接节点,尤其适配“灌浆+挤压”复合连接工艺,提升节点抗震性能。
3.预制叠合梁/板连接
叠合梁的纵向钢筋或叠合板的受力钢筋(多为Φ12Φ20)在构件拼接处,若钢筋密集导致螺纹连接操作困难,可采用冷挤压套筒,减少对构件钢筋排布的干扰。
二、桥梁与市政工程(高应力场景)
桥梁结构承受动荷载和复杂应力,冷挤压套筒的抗疲劳性能和连接稳定性使其适用于关键受力部位。
1.桥梁盖梁与立柱连接
盖梁横向钢筋与立柱竖向钢筋的交叉连接,或盖梁内部受力钢筋的对接,若空间狭窄无法使用焊接或直螺纹连接,冷挤压套筒可在有限空间内完成挤压作业,保证连接强度。
2.箱梁/T梁钢筋连接
箱梁腹板、翼缘板的受力钢筋(如Φ18Φ28),或T梁马蹄部位的密集钢筋,冷挤压套筒无需转动钢筋,可避免钢筋碰撞,同时满足桥梁对钢筋连接的高延性要求(断裂伸长率≥14%)。
3.市政管廊结构
管廊侧墙、顶板的纵向钢筋对接,尤其是地下管廊施工空间受限,冷挤压套筒可配合小型挤压设备操作,适配管廊分段预制、现场拼装的施工模式。
三、地下与特种工程(复杂环境场景)
地下工程潮湿、空间封闭,冷挤压套筒的防腐性能和便捷施工特性可降低作业难度。
1.地铁车站结构
地铁车站的侧墙、站台板、换乘通道的钢筋连接,若钢筋预埋位置偏差较小,冷挤压套筒的“可调整性”(允许钢筋有±2mm的轴线偏差)可减少返工,同时避免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(地下空间通风差)。
2.隧道衬砌结构
盾构隧道管片的环向或纵向钢筋连接,或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的钢筋网片对接,冷挤压套筒无需明火作业,可在隧道内防爆、防潮的环境下安全施工。
3.重型设备基础
工业厂房的设备基础(如机床、发电机基础)受力钢筋(Φ25Φ36),冷挤压连接的高承载力可传递设备运行时的振动荷载,避免连接节点松动。
四、不适用于的场景(规避误区)
冷挤压套筒虽适用范围广,但以下场景需优先选择其他连接方式:
小直径钢筋(≤Φ14):冷挤压套筒对小直径钢筋的夹持力易不足,优先选用直螺纹或绑扎连接。
大跨度楼板分布筋:分布筋受力较小,冷挤压套筒成本较高,性价比低于绑扎连接(直径≤Φ16的分布筋可绑扎)。
高温环境(≥200℃):冷挤压套筒的橡胶密封圈(部分型号)会老化,高温场景需选用耐高温的专用连接方式(如焊接)。